厨师们开始了忙碌的备菜工作,一道道早餐陆续端到餐厅。其中,一道南乡当地特色传统美食——粑炖,引起了游客的注意。
餐厅负责人介绍,粑炖是当地村民自己制作,口感清新,极具特色,有不少游客品尝过后赞不绝口,还到南乡镇集市上打包粑炖带回家。
壮族粑炖制作技艺流传于八步区南乡镇,2025年1月,南乡壮族粑炖制作技艺被列为《贺州市八步区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》。
粑炖不仅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必备的美味小吃,它还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和年味。如今,更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“香饽饽”。
南乡镇良怀村村民欧少云一家长期为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提供粑炖,每隔两三天,欧少云就会把新鲜制作的粑炖送到西溪森林温泉度假邨。
粑炖顾名思义就是炖出来的糍粑,炖在南乡壮话里是蒸的意思,这种蒸出来的米糕,口感顺滑、有弹性,这得益于灰水中的碱性。
一大早,欧少云就在家里开始烧制灰水。
“做粑炖的手艺是我奶奶教给我妈妈,我妈妈又教给了我,我们都是从小吃到大。”欧少云说。
粑炖的味道好不好关键在于浸泡糯米的灰水香不香。柃木树是制作灰水必不可少的一种食材,这种植物与茶籽壳等一起焚烧,兑水过滤制成独特的灰水,用来浸泡糯米8个小时以上。
浸泡过后的糯米经过磨浆、过滤、倒模,就能放进蒸炉里进行高温蒸制,接下来就交给时间。
1个多小时后,粑炖就可以出炉了。热气腾腾的粑炖,黄澄澄,金灿灿,面上再刷上一层薄薄的黄糖浆,象征着五谷丰登,事事圆满,诸事顺遂。粑炖吃起来非常的Q弹爽口,甜而不腻,成为远近驰名的小吃。
“圩日的时候,我们也会拿到街上卖,生意蛮好的。现在西溪森林温泉知名度越来越高,很多游客也知道了我们这个传统小吃,销量也越来越多。”欧少云说。
一口粑炖,尝出的是年味,品出的是乡情,更让人感受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。近年来,南乡镇不断挖掘自身优势,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,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。
“随着我们南乡温泉旅游业的发展,周边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,比如餐饮、住宿、土特产等一系列的需求都被激发出来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南乡镇将继续发力,加大基础设施建设、环境整治、特色产业、文化传承等方面工作力度,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。”南乡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(提名)黎楚说。
信息来源:微八步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